课题成果

浅析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弹性教学
发布时间:2023-11-06 14:13:45      点击次数:86

浅析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弹性教学

                               

李林 王冬 覃文圣 周毅 张淑琴

(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优课教学研究中心 北京 100044) 

 

摘  要本文介绍了弹性教学的由来、特点及弹性教学遇到的问题;信息技术使弹性教学遇到的问题得以解决,使学生自主学习及个性化成长得到有力的支持;弹性教学需要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与支持。

【关键词】弹性教学 信息技术 教学诊断 个性化成长

 

一、弹性教学理论的由来

弹性教学源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其中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和卡尔·兰塞姆·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 )(1902-1987)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弹性教学从我们的圣人孔子那里也能找到依据,那就是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

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论文《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人类五层次需求理论,后来发展为七层次需求理论,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由需求理论从人的需求来分析研究人的学习,他认为人类行为的驱动力是人的需要。由此马斯洛提出学习是靠内发,学生本来就有内发的潜力。老师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自主选择决定自己的学习内容。老师只是一个给学生提供一定环境,给学生一些帮助和引导。罗杰斯于1969年出版了《学习的自由》,指出学生具有学习和发展的潜能,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趋向。他认为学生的情感和认知有着密切的关系,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 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发、自主、自觉的学习,从而实现认知的发展,人格的发展,自我的充分发展。

人本主义者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条件作用理论,反对刺激-反应理论,认为学生不仅具备学习的潜能,而且具备自我发展的内在动机,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学生自己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学生自己决定学习内容,学生的内在需求触发自己的学习动机,学生不断对照自己来评价自己,从而知情统一的发展。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看来,学习的实质既不是行为主义认为的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也不是形成所谓的认知结构(认知地图),而是知情统一的有意义学习,是“以学生的经验成长为中心,以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学习动力,把学习与学生的愿望、兴趣和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1]。在师生关系上,老师在学习中只是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帮助者。学生在掌握方法、选择内容、触发动机、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使学生自我发展的“催化剂”。教师只需为学生设置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一种促进学习的人际氛围,提供各种学习资源,让学生掌握方法,就能有效的促进学生个体发展。总之,弹性教学的目标就是人格、能力、知识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掘学生潜能,发展个性,健全人格,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评价能力。

弹性教学是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下的具体教学模式,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老师采取弹性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建构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思、合作精神、评价能力。弹性教学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也能找到有力的支撑,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实现同化或顺应,才能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弹性教学在孔子的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里面也能找到很好的依据,教学因环境、因人、因时、因地不同有所变化,所谓“长善而就其失”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能在更大限度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动机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付出与学习效果成正比,则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得到强化,从而巩固已有的学习需要,促进新的学习需要的发生。学生就会以更高的积极性投入到学习中去,促使学习效果更有效,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使潜能的挖掘不断深化和扩展。否则,可能就会向消极的方向发展,而不利于个性积极健康发展。而弹性教学就在相当程度上保证学生获得信心,使学生的心智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弹性教学及其遇到的问题

(一)弹性教学的特征

弹性教学主要包括四个特征,第一是主体生命特征,弹性教学要关注的是学生生命成长,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和谐全面发展,是学习不仅是知识技能的提升,还要有情感、个性的发展,要求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学生是自己学习的主导者。第二是多维活动特征,学生在老师提供、设置的具有一定文化背景的学习资源、学习氛围、人际氛围中,在老师的促进想掌握学习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实现有意义学习与建构。整个学习活动应是在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教师与媒体资源、学生与媒体资源、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习策略的多角度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实现认知情意的深入发展。第三是个体体验特征,弹性教学注重内在潜能的发掘,注重学生自主自由发张,因此学生的个人体验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满足自己的需求探索中,不断去感受、思考、操作、敏悟、体验,获得知识技能,获得策略和方法,获得信心和激情。第四是理解建构特征,学生在已有个人经验及原有认知、情意建构的基础上进行,通过通化或顺应的理解新的内容,把它融入现有的体系,或打破现有体系,建构新的体系,达到认知情意发展的新的水平。

弹性教学要把握三个出发点:一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思想负担,体现生命关怀;二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让学生获得的是个性化的适合的教育。三是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

(二)弹性教学的具体表现

首先是弹性上课,弹性上课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身体需求、情感需求、社会需求、道德需求,具有主体性、开放性、交互性、针对性、差异性、选择性的特点。而要做到这些,就要摸清楚学生的整体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进行不同的学习促进要求,提出不同的学习策略与学习建议;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可以通过同质分组、异质分组、混合分组等多种形式,教室空间分组也可以分成秧田式(传统座位)、扇面形、矩形、双矩形、单U型、双U型、单圆形、双圆形、开放型等;在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安排上,每个学生都可以有差异;在教法和学法方面,针对不同的学生,促进方法不同,甚至让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等都会有所区别。因人不同、因材不同、因时不同、因地不同,让学生在自己的心智基础上获得最好的发展。

其次是弹性作业,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来设计弹性作业。这种作业形式能让学生干根据自己的特长、能力等来选择做题,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激起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成长。弹性作业可以分为多种形式:步步深入式、分层式、一题多解式、自主作业模式。所谓步步深入式是指给学生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题目;所谓分层式就是给学生提供A、B、C、D等多层别组题,有学生来自主选择自己作业;所谓一题多解式,是指一个题目有多个解法,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的解法可以不同;所谓正题加附加题式就是正题是多数学生做的题目,而附加题是给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附加题也具有可选性;所谓自主作业式,可以让学生自己来选作业题,自己组题,自己编题等。学生通过这样的联系过程能获得个性化发展和学习心理的健康发展。

再次是弹性辅导,弹性辅导根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内外辅导。这个辅导的基础是对学生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掌握和了解,给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提出不就措施,补救仍然以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主,包括学习方法、人际交流方法、内容资源、思维工具、人际资源等,当然这些都是精选的,针对具体问题而提供的。学生通过这些学习工具、学习资源、学习经验共享、既有合作又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学生自己完成“长善救失”的过程,对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有很重要价值的。

第四是弹性评价,传统的评价主要总结性评价、甄别性评价,都是结果性评价。弹性评价提倡融教育于评价,融学生发展于评价之中,通过评价帮助师生诊断教学双方问题之所在,看到成绩,看出问题,解决问题。弹性评价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途径的评价,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个性化评价。认知类评价实行弹性考试方式,个性发展使用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认知类的评价可以采取:A、B、C卷形式;选做题;基本题+附加题;开卷+闭卷等。认知类评价应该有个分析判断,分析判断学生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有的放矢的解决方案,比如先辅导、自学、再测评等。评价还可以用过程性考核结合终结性考核,作品展示性评价、活动成果与活动过程及方式相结合来及进行评价活动。

为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对学生成绩进行“横向比较”或“纵向比较”,所谓“横向比较”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比较,既可以是本班的也可以年级、或区、县、市等不同层别的比较,这种比较适合于教育研究、适合拔尖性人才激励,不适合于大多数学生。所谓“纵向比较”,是指按时间跨度来看学生成绩的变化,可以个体为单位,也可以班级、年级为单位来进行成绩比较。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如果把自己的学习看成主要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学生就会更加关注学习方法的改变、关注自己的学习努力;如果归因于外部因素等,则容易忽视自己思想方法的改变、行为的改变、勤奋程度的变化对自己的学习结果的影响。学生个体学习成绩的“纵向比较”,容易找到基于内因的变化,明白自己在学习中起到核心的作用,不会总是怨天尤人,这就避免总是把学习不好归因于外部而丧失信心。

(三)弹性教学遇到的问题

基于人本思想的弹性教学提出,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他的实施也遇到了许多难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催化剂,那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如何进行呢?教师面对的一个班或更多班的学生,每个班学生30-60人,或者更多,学生动态的认知情意的个性化变化又那么大,老师能做好组织、促进、催化的角色吗?学生能获得自主学习所需要的个性化学习资料、个性化情景吗?学生怎么正确判断自己的学习内容?学生从哪儿获得学习方法?学生怎样对自己科学的评价?老师要组织有依据,促进有措施,催化有效果,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下能实现吗?

事实上,在这种教学理论指导下遇到了诸多问题,上述问题未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教师、学生在学生内容的选择上、建构起点往往会面临盲人摸象的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学生的自我评价难有科学的依据。而教育技术的应用,则使弹性教学思想得到有效的落实。

三、弹性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信息技术对弹性教学的支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它在教学情景的创设、学习方法的多渠道支持、学习资源的获取、及时有效的教学诊断、多元评价的有效实施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教学情景的创设

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有效的支持。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虚拟仿真实验、虚拟扩增实境、虚拟学具等创设情境等,这些媒体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多种组合使用,根据教学需要来确定。文本能提供丰富的文字、数据资料,学生通过视觉因对语言的掌握获得文字、数据所传达的信息,是间接的,需要大脑的想象、联想、判断。图片通过视觉获得,感性,直观明了,帮助直接理解对象,加深记忆。音频,则是通过听觉捕捉,能调节气氛,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声音的波动,改变了人的感受,音乐给人无限的遐想,诵读让人沿着文字去联想和想象,建构基于自己生活经验、心理经验的场景。视频、动画中闪动的文字、流动的画面、丰富的声音给人视觉、听觉多感官、立体的刺激,从而提高兴趣、帮助理解、记忆、联想、思考。动画除了具有视频的特征外,有些具有一定的交互性,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做了很好的支持。虚拟仿真实验,则使许多实验都可以在虚拟环境下操作,学生操作过程中能发现操作错误等,培养探究创新能力,如优课虚拟仿真实验室。虚拟扩增实境技术则通过光控、湿控、视觉识别、二维码等技术,使虚拟空间与现实场景交互融合。虚拟学具则是把学科工具、学习导航、辅助思考的流程等软件化,学科工具如虚拟量角器、虚拟圆规,辅助思考的流程如概念图等。网络是学生编辑获取教学情景资源素材的重要来源。有了多媒体和网络的支持,个性化教学情景的创设,学生的“悦趣化学习”就增加了实现的可能性,自主学习也容易得到保障。

(二)学习方法获得的渠道增多

“教是为了不教”,其要害是教会学生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指出,学生要学会做事(learn to do)、学会做人(learn to be)、学会与人相处(learn to be with others)、学会学习(learn to how to learn)。学习方法的获得是多途径的,靠教师的引导,靠同学之间的交流,靠自己学习的体验总结,靠从学习图书中获得。在信息技术的条件下,学习方法的获得,可以有更多的途径,可以从网页中、可以是远程交流等途径,这种学习方法从概括的,到学科的,都能获得。现在有不少网站都有教学专家在线答疑,针对性就更强,这样就能有效的避免误区积累,解决学习方法的个性化的问题。学生学习方法误区个性化解决是解决后进生的关键之所在。作为教学班(或行政班)的老师的学习方法、促进方法、催化措施往往是有限的,而信息技术则是源头活水。

(三)学习资源的支持

 老师所积累的学科资源,包括教学资源、学习资源都是有限的,学习资源的形态与呈现形式也是有限的,给学生提供的方式也不一定为学生所乐于接受。

而信息技术、多媒体与学科教学的充分整合,则能提供给学生个性化、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内容。这种内容的媒体形式可以是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虚拟仿真实验、虚拟扩增实境、虚拟学具等创设情境等;也可以使分级别分层次有步骤解决具体问题,甚至是有针对性的细节。学生充分利用这些内容资源,有选择的利用这些内容资源,就能解决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个性化问题。老师对教学中重点、难点的判断,往往是基于全班同学的基本情况所做的判断。对于大多数的同学来说,老师的这个重难点的判断是准确的,而还有一部分学生的难点更多,或者数量相等但并不是老师所判断的难点。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经历、生活经历、心理经验、学习误差的积累是不一样的,也就是每个学认知及心理建构的起点是有产别的。有序的、能实现个性化应用的内容资源,能帮助学生选择支持解决自己的难点问题。不能实现有序的、个性化应用的内容资源,要引导学生掌握搜集、筛选学习内容资源的方法。问题学习就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以问题为核心来搜集资源、梳理资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及时有效的教学诊断

建构主义强调在原来认知建构的基础上进行同化或顺应以实现有意义的建构,最近发展区的判断是其关键,而人本主义强调发掘潜能、因材施教,要建构有意义的认知情感,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是老师面对一到三个班的学生,而且每节又面对那么多的学生,每天面对那么多的练习册,还有单元检测、月检测、期中检测、期末检测试卷,批阅完作业的时候,已经筋疲力尽,根本没有时间统计分析班级从整体到局部到个体的每节课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变化,无法做出比较精确的教学诊断。学生及家长更无从诊断学生学习的误区。长此以往,学习误差无法快速有效排查出来,导致学生误差积累越来越多,结果就积重难返,遭受严重挫折,丧失学习信心,导致厌学、辍学。

而运用教育技术开发的测评系统,在课堂上进行答题测试,就能迅速判断班级全体学生及每个学生认知情意发展情况,比如简单的答题器就能解决,而且能够长期跟踪记录统计分析该学生该班级学生发展的情况。测评系统帮助老师解决试卷批阅统计分析问题,使教师、家长、学生都能迅速知道学生学习问题在哪里,这样能针对出现的问题,深入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解决问题,这样就不至于出现教师教学误差、学生学习误差的不断积累,导致严重的后果。能使学生的学习有针对性,及时性。测评系统针对存在问题推送和提供的学习内容和新的测试题目,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由于师生双方的教和学都是有的放矢进行的,就避免了题海战术,大大减轻了教师学生的负担。

(五)有效实施多元评价

认知评价通过测评系统,能快速指导学生,能使评价真正能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甄别和选拔的标准。情意等综合素质评价通过评测系统,从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学科教师评、班主任评等多个维度针对活动过程、活动方式、活动成果等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使评价全面客观,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成长。这些都是通过在信息技术条件下,计算统计分析的强大功能、参与多元评价交流便捷带来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电子课本-电子书包教学系统。目前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系统,有着迅猛发展的趋势,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家都做了很好的实验。国内,香港现代教育集团的电子教材、优课数字化教学应用系统、QQ学堂、东田文化的电子教材、大象出版社的电子教材、金葫芦电子教材等公司已经推出在学校教学中使用的系统。其中优课数字化教学教学应用系统是典型的代表,它最大的特点是在一个页面上把黑板、教材、学科教学与学习工具、资源列表、测评系统、网络平台整合到一个界面上,在这几者之间方便的切换,可以说把上面的五个方面有机的整合在了一起,为弹性教学提供有效、整体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

、弹性教学需要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与支持

弹性教学强调学生潜能挖掘、因材施教、自主学习、个性化成长,教育技术的发展给了有力的支持。但是,认知测评系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数据挖掘技术进一步成熟将对测评进行有力的支撑;先进媒体技术的成熟和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产品的逐步成熟,将更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宽带网等基础设施配备进一步完善与更新换代,将为弹性教学带来更坚实的支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整合模式的发展与成熟,必将给教育教学带来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R·M·加涅,W·W·韦杰,K·C·戈勒斯,J·M·凯勒著;王小明,庞维国,陈保华,汪亚利译;皮连生审校.《教学设计原理》 [M].5.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李芒,金林.《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李芒,徐晓东,朱京曦.《学与教的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罗明东,和学仁,李志平,解继丽.《教育技术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6]张自礼.弹性教学模式下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天津.2007.

[7]曹贤中,何仁生,王峰,郑忠梅,徐小双.基于认知弹性理论的教学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8,1∶80-84.

[8]任继长,杜林红.构筑弹性教育模式实施多元教育改革〔J〕.上海教育科研,2004,3∶57-58.

[9]陈和丽.构建实验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素质提高〔J〕.景德镇高专学报,1998,13(2):40-42.

[10]陈华,黄永良. 试论弹性教学是素质教育的过渡〔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20(3):70-72.

 

(以上文字整理自2011年第4期《中国信息界》)



您感兴趣的内容
上一条:《中国传统教化的近代变迁与转型研究》成果公报
下一条:论电子教材取代纸质教材发展趋势的必然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