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风采

徐中玉:谈谈读书方法
发布时间:2024-08-16 16:12:12      点击次数:21

谈谈读书方法

 

徐中玉

 

一、并不是“开卷”都有益


历来有“开卷有益”之说,从读点书总比不读书或拒绝读书为好这点来说,有一些道理,但我认为这句话并不是经常有理、有实际益处的。书有好坏之分,读坏书对缺乏辨别力的人哪有什么益处!书虽好,但好书甚多,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一般需要比较集中地使用,只听说是好书便去读,漫无边际,落不到实处,能有多少益处?同志们有志学习语文,就应集中精力多读语文方面的好书。语文方面的好书不少,但齐头并进同样难于落到实处,这就有一个循序渐进地选书的问题。例如《诗经》《楚辞》《史记》都是好书,当你连语文的一般知识还颇欠缺的时候,就想一头钻进去,这就嫌太早,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倒不如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规定,老老实实先读一些打基础的书。一般说,列入教学计划的语文基础课,都有部定的教材和教学大纲,是经过集思广益地择定和编写的,比较适于选用。当然也有后来居上的,可以参看。一面读点文学史,知道发展概况,一面可先读点这些书的选本,如《诗经选》《史记选》等等,以后再选定目标钻进去。读文学作品,应该选第一流作家的代表作为重点,捎带看看其他的。如果把时间大部分花到阅读那种“侠义”“公案”“艳情”或其他平庸的小说上去,那还能有多少精力读最该读的书呢?读文学书如此,读语文书也如此。当然,即使学语文,也得读点语文以外的书,“文”与“理”都是学问总体的一部分,有联系,知道一点语文以外的新知识、新发现,对扩大视野、学好语文都有帮助。在目前,我觉得青年同志可以看看《百科知识》这份杂志,花不了多少时间,却多少可以获得这种益处。

知识面是需要不断扩大的,不能只知道很少很小的一点点便自我满足。但起点是打好基础,把基础知识学到手,在语文学科内部逐渐扩大知识面,不能只有一点文学知识,而无语言知识;在文学知识方面,也不能只有一点文学理论知识,而无文学史知识,诸如此类。对主要学习语文的同志来说,先要在内部扩大知识面,在此之后,再求逐渐扩大其他方面的知识,例如历史知识、社会知识、哲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等等。要逐步扩大,要分主次,要知缓急、轻重,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办任何事都要求实效,讲究步骤,读书亦一样,所以我说,不能笼统地完全肯定“开卷有益”的说法。

 


二、“贪多嚼不烂”——如何消化

 

精选出最需要、最有代表性、最能体现学术新内容的书来读,不要一味贪多,这只是解决了一个问题,进一步还须解决“嚼烂”即消化问题。光是读,甚至读到能记住、背诵得出,并不等于已经把读过的东西消化了。

记诵对消化是有帮助的,有些知识不能不靠记诵。字音、词义、科学的概念、原理,有些极为重要的人名、书名、年代等等,从幼儿园到大学,各个时期都有些从最常见的到很专门的东西需要下苦功记住、背熟。完全反对死记硬背也脱离实际。只是对任何知识,最后一定要懂得其道理,古人谓之“所以然”,即为什么应该这样认识,这就是理解,理解了就说得上是消化了。有些“约定俗成”的东西,例如某字读某音,大家都这样读,非这样读不行,没有多少道理可解释。但这个字应该怎样用,在某个地方应怎样解释,就有很多道理可解了。称赞某文某诗写得好,称赞容易,感觉亦还不难,难在正确、适度地讲出它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大家都说杜甫的“三吏”“三别”写得好,你也跟着叫好,却讲不出或讲不清楚它们究竟好在哪里,虽然你背诵得烂熟,仍不能算已经读懂、消化了。可能你以后读书更多,生活经验丰富,历史知识增长了,还是能消化的。但从方法上来说,开始读书时注意力求消化,就能理解得快些,学得更有效些。

消化之道多端。多预习、多复习、多思考、多钻研、多听听、看看别人的意见和研究文章,仔细加以比较,同自己的实践经验印证一番,同师友商量讨论,有寻根究底的探索精神,这都有助于消化。一次不能完全消化,不断循环往复,终有消化得好的一天。能这样做,就是用了功,下了苦功。韩愈论司马迁时说:“用功深者,其收名也远。”姑不谈收名的远近,用功深的人,读书消化的程度必较高。昔贤主张精读少数重点书,反对粗读泛览许多一般书,就因精通了这些重点书,掌握了方法,养成了习惯,可以举一反三,以后读别的书,容易迎刃而解。所谓“以少胜多”“先难后易”,有时即指此。有人愿意读书,却怕“伤脑筋”,宁愿把原文背熟,把笔记背熟,却不愿思考,不肯向师友、向自己多问几个为什么,以为这就是全部的学习任务。这些人若不是思想懒汉,至少可以称之为认识模糊。因为你还未曾消化,还没有把知识真正学到手呢!孟子说:“心之官则思。”那是当时人们的误解,以为心脏的功能是思考问题。而当代科学已经证明,脑子越用越灵敏,越不用就越迟钝,除非确实年老力衰,或用脑过度。多多思考对大脑的正常活动不仅不会造成生理性的“伤”害,反而是一种积极的保护。孔子早就指出过“学而不思”的弊病,荀子正面劝人“思索以通之”,不思索,便通不了,亦即消化不了。可见昔贤在这方面已有很深的体会。

记诵对消化是有帮助的,消化对增强记忆的帮助更大。凡是消化了的、融会贯通了的、已经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就会永远记住,不致忘掉。而且也只有这样的知识,才能运用自如。

 


三、要学会运用,培养能力

 

读了很多语文书,考试分数也很高,却写不出一篇比较像样的文章,对任何问题都只会照抄照转别人的观点,提不出一点哪怕还不完整的新见解,甚至连文字上、思路上、一般结构上都还存在不少毛病,现在通称为“高分低能”病。目前患这种病的语文学习者并不少,自学的同志中有,在正规学校学习的同志中亦有。

病因之一,在未消化。病因之二,在缺乏运用的锻炼,没有自觉重视培养实践的能力。这不能全怪学生,学校有责任,教师有责任。应该各方面配合,共同来救正。这里且只从学生方面的责任来说一说。

大家都明白,学游泳也好,学打拳也好,只听不练是不行的。学写作,规定要你认真写,仔细想好了再下笔,你马虎应付,草草了事,甚至根本未写;学语法,必须多做练习,你不做,或者偷工减料;学文艺理论,你不运用学到的理论联系作品来进行分析,把思考的结果经常练习写点笔记;学文学作品,你只记住一人之见、一书之言,而不去注意不同的意见,不把分歧之点找出来,对分歧的原因反复进行研究。一句话,就是只读不练,或者练得极少,很不认真。尽管书上的知识是正确的,抄用别人的答案也是对的,可是换了个地方,换了个题目,即使实质上问题相同,却无从辨认,回答不出或答错了。这样子,怎么说得上有能力呢?读了很多书而仍没有能力,有了些知识而不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应该承认,还远没有完成学习的任务,尽到应负的责任。

实践之道也是多端的,只要你有此认识,有此决心,每一个人都可以寻出许多途径和办法。多思考、多习作、多参加讨论、多看些必要的参考书,是不难做到的。在职自学的同志,就在沸腾的现实之中,自己有具体的工作任务,周围有各色各样的人物和事情在产生发展,可想可写可试加分析讨论的材料是很丰富的,应当好好利用这一条件,而不要成为像过去时代的满口“之乎者也”,问以实际问题却茫然不知所措的迂书生。读书的目的固在求知识,求知识又为的要培养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工作能力。实践出真知。在求知时重视实践,不断提高实践的能力,再在实践中发展新知,开辟前进的新道路。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应有的努力方向,也是学习语文的良法。

(原载《中文自修》1984年第1期)

 


您感兴趣的内容
上一条:书香启智 德润心田——记阜南县教育领导力及教研能力提升研修
下一条:促进建设家校沟通长效健康机制 ——阜南县高中教师综合素养提升研修

返回列表